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7月15日,财务与会计学院“传承南音匠心,探索文化意蕴”实践队来到千年鲤城泉州,探访传世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古中原文化的瑰宝——南音。
传承匠心,探寻非遗之美
实践队首站来到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走近南音专题展示区。通过展板、文字和图片,实践队了解了南音发展和传承的历程,并零距离观察了南音乐器,聆听了专业南音演奏者的演出。队员们向馆内的南音演奏者学习如何演奏拍板,也亲自尝试,全面感受了南音的魅力。在馆内,实践队还录制了介绍南音的视频,致力于推动南音的传播和发展,提高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千年古韵,沁人南音如歌
2023年春晚的舞台上,南音曲目《百鸟归巢》的创新演绎,点亮了千年文化的瑰宝。实践队走进泉州南音艺苑,洞箫、南琶等乐器的悠扬演奏,清丽柔美的唱腔,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到禽鸟归巢的美好景象。南音演奏者还展示了洞箫二重奏、打击乐器、琵琶弹唱和琴箫奏唱等形式,让队员们对南音演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演出结束后,实践队与南音演奏者交流,深入了解南音的演奏规则和礼仪,深刻感受南音的深厚底蕴与魅力。
文化传播,两岸心灵契合
为进一步探索南音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队来到泉州市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市博物馆,感受南音在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精神纽带,增进社会民族认同感的积极作用。实践过程中,闽台两岸历史文化、民俗和戏曲的传播与融合深深触动了实践队成员,实践队详细了解南音在台湾的传播与传承情况,收集了南音乐器、曲谱、指套等相关资料。他们利用在线问卷调查向游客介绍南音并分享他们观看南音表演的感受,旨在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片面认知,让更多人了解南音并传承非遗文化。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让全体成员对以南音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形象、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增强了队员们传承、弘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了时代青年的历史文化滋养。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昂扬的姿态积极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以创新创造激活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文脉。